本项目基于 requests,提供了一种基于配置构建 SDK 的方案。
- 同时支持网关 API 与组件 API,使用体验一致
- 支持丰富的请求参数,包括魔法参数 data,requests.request 全部参数(除 data)、路径参数
- 魔法参数 data,对于 GET/HEAD/OPTIONS 请求,参数将转换为 QueryString,其它请求方法,则转换为 json 格式的 Body
- 支持从 django settings,Cookies 获取认证数据
- 支持对 session 进行更新细粒度的控制,支持复用 session 的连接
- 灵活的响应处理方式
- 支持校验响应状态码,获取响应的 json 数据
- 支持获取原始的 requests Response 对象,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
- 统一采用异常方案,出错时触发异常,如用户认证失败,请求状态码错误,请求网关超频,请求结果非 JSON 等
- 详细的错误日志,触发异常时,将打印请求的 curl 语句
- 支持数据懒加载,减小内存消耗
- 对 IDE 开发友好,SDK 支持常见 IDE 智能提示及补全;
- 兼容 Python2 及 Python3 的类型补全;
该方式下,SDK 会根据配置自动做请求和响应的转换和解析,隐藏文档已描述的通用细节(如参数位置,响应格式等),用户仅需关注具体字段传递,以减轻使用成本。
from demo.client import Client
# 需提供网关地址 endpoint,环境 stage 默认为 prod
client = Client(stage="prod", endpoint="http://bkapi.example.com/api/test/")
# 根据需求,提供应用认证、用户认证信息
client.update_bkapi_authorization(
bk_app_code="xxx",
bk_app_secret="yyy",
bk_username="admin",
)
# 发起请求,检查 response.raise_for_status(),返回 response.json() 数据
result = client.api.test({"key": "value"})
print(result["ok"])
该方式下,SDK 不会有过多的封装,仅做参数传递,调用 requests 进行请求后返回响应,用户对请求流程有更细粒度的控制。
from demo.client import Client
# 需提供网关地址 endpoint,环境 stage 默认为 prod
client = Client(stage="prod", endpoint="http://bkapi.example.com/api/test/")
# 根据需求,提供应用认证、用户认证信息
client.update_bkapi_authorization(
bk_app_code="xxx",
bk_app_secret="yyy",
bk_username="admin",
)
# 发起请求,但不对响应进行解析,直接返回 requests Response 对象,用户可对响应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
response = client.api.test.request({"key": "value"})
result = response.json()
print(result["ok"])
为降低使用成本,SDK 提供了更简单地创建 Client 的方式:get_client_by_request、get_client_by_username
此方式需提供 django request 对象
get_client_by_request
from demo.shortcuts import get_client_by_request
# 需提供 django request,client 可从 request 中获取当前用户名或从 Cookies 中获取用户登录态
# 并且,支持从 django settings 获取默认的 bk_app_code、bk_app_secret、endpoint,也可通过参数指定
client = get_client_by_request(request)
result = client.api.test({"key": "value"})
print(result["ok])
get_client_by_username
from demo.shortcuts import get_client_by_username
# 支持从 django settings 获取默认的 bk_app_code、bk_app_secret、endpoint,也可通过参数指定
client = get_client_by_username("admin")
result = client.api.test({"key": "value"})
print(result["ok])
支持复用 session 连接,提高请求效率
from demo.shortcuts import get_client_by_username
client = get_client_by_username("admin")
with client:
result = client.api.test({"key": "value"})
print(result["ok])
SDK 支持通过配置更改一些默认的行为,Django settings 配置优先级高于环境变量。
变量名 | 描述 | 类型 | 格式 | 默认值 | Django 配置 | 环境变量 | 别名 |
---|---|---|---|---|---|---|---|
BK_APP_CODE | 应用代号 | string | "my_app" |
支持 | 支持 | BKPAAS_APP_ID | |
BK_APP_SECRET | 应用密钥 | string | "my_secret" |
支持 | 支持 | BKPAAS_APP_SECRET | |
DEFAULT_STAGE_MAPPINGS | 指定对应网关的默认环境 | dict | {"my_gateway": "prod"} |
支持 | |||
BK_API_CLIENT_ENABLE_SSL_VERIFY | 是否开启 SSL 证书验证 | bool | True |
False |
支持 | ||
BK_API_AUTHORIZATION_COOKIES_MAPPING | 指定 Cookie 和认证参数的映射关系 | dict | {"key": "cookie"} |
{"bk_token": "bk_token"} |
支持 | ||
BK_API_URL_TMPL | 网关地址模板,支持 {gateway_name} , {api_name} 占位符 |
string | http://{gateway_name}.example.com , http://{api_name}.example.com |
支持 | 支持 | ||
BK_COMPONENT_API_URL | 组件 API 网关地址 | string | "http://esb.example.com" |
支持 | 支持 | ||
DEFAULT_BK_API_VER | 默认组件版本号 | string | "v1" |
"v2" |
支持 | 支持 | |
BK_API_USE_TEST_ENV | 是否使用组件测试环境 | bool | False |
False |
支持 |
主要模型定义的类关系请参考 class_diagram.md
在 requests.Session
的基础之上,增加特有业务逻辑封装:
- 公共参数设置
- 超时设置
- 路径参数设置
同时扩展原有 hooks 机制,为后续进阶需求提供扩展。 session 管理状态及完成每一个接口调用。
借用 openapi 概念,表示一个路径和方法绑定的操作,相当于网关中的资源及 ESB 中的组件(对应的某个方法),作为配置及调用入口,封装以下属性:
- 方法
- 路径
- 默认配置
Operation 不发起具体的请求,对应的请求会在调用时交给 Manager 完成。
管理 Session 和 Operation,作为整体的“门面”,可以扩展实现为一个 Client。 其本身不保存状态,而是提供封装,将状态转换成 Session 的基本属性。 其本身也不完成接口调用,而是管理调用流程,处理好请求创建,响应解析和异常处理等步骤。
Operation 的分组,在 ESB 中,可以用系统名作为分组,而在网关中,即使不区分系统,但为了避免资源和 Client 自身属性的冲突,也使用默认分组管理。
Manager 的子类,管理 OperationGroups 以及其定义的 Operations,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中,提供更符合业务流程的封装。
在现有的网关文档中,有较大的一类文档基于程序自动生成,其中虽有描述请求方法,认证方式,调用示例,但因为基于模板生成的原因,其内容较为死板和繁琐。如果由人去机械化地拼接接口的每个配置细节,因为这种方式是反人性的,会有较大的出错概率,由此会带来额外的不必要的咨询和反馈。因此希望 SDK 能够自动帮用户去处理这些机械化的配置,只需要关注核心的调用参数即可完成任务。此外,SDK 本身又可看做某个版本的离线文档,通过 SDK 合理的智能提示和补全,也可以免除用户的查找和排除成本。
在接口的设计上,有以下目标:
- 避免覆盖和重写
__init__
方法; - 使用静态显式的定义方式;
- 为了减轻内存压力,使用懒加载进行初始化;
- 没有具体的业务逻辑;
因此接口定义使用类属性 + property 的方式进行:
class Group(OperationGroup):
test = bind_property(Operation, name="test", method="GET", path="/test/")
如上示例,声明了一个 API 分组 Group
。test
是该分组下注册在网关的一个资源名称,其方法为 GET
,资源路径为 /test/
。
class Client(APIGatewayClient):
api = bind_property(Group)
上方示例基于 Group
这个 api 分组定义了一个网关客户端,使用 Client
可直接调用这个网关下的所有资源接口。
在接口定义中,bind_property
方法实现了懒加载属性的功能,在调用时自动初始化对应类型,同时基于类型注解实现了泛型,可以帮助 IDE 建立类型系统。
得益于 bind_property
实现的泛型,IDE 可以完成 Client -> Group -> Operation
整个调用链的智能补全。而 Operation
自身的补全方式,完全基于 Operation
定义,仅需维护本项目即可。
为了优化 Python3 的调用逻辑,同时兼容 Python2 的使用,SDK 生成定义的同时,也会生成对应的存根文件(.pyi),将接口文档作为 docstring,在 IDE 中引用即可看到文档:
class Group(OperationGroup):
@property
def test(self) -> Operation:
"""test api"""
class Client(APIGatewayClient):
@property
def api(self) -> Group:
"""api resources"""
存根文件在运行时不会被执行,因此使用等价的 property
描述资源定义,通过 docstring 暴露文档(也是唯一方式)。
启用前需安装额外依赖:
pip install bkapi_client_core[monitor]
在项目入口处,执行以下代码启用 prometheus 指标统计的功能:
from bkapi_client_core import prometheus
prometheus.enable()
以上代码只需要执行一次,开启后,sdk 会对每次请求进行指标的统计,暴露到 /metrics 接口,指标如下:
名称 | 类型 | 描述 | 维度 |
---|---|---|---|
bkapi_requests_duration_seconds | Histogram | 请求耗时 | operation,method |
bkapi_requests_body_bytes | Histogram | 请求体大小 | operation,method |
bkapi_responses_body_bytes | Histogram | 响应体大小 | operation,method |
bkapi_responses_total | Counter | 响应总数 | operation,method,status |
bkapi_failures_total | Counter | 请求失败总数 | operation,method,err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