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讲话指出,要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讲话指出,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
讲话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讲话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讲话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几个重要着力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一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二是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三是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四是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六是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讲话指出,要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8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8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图伊马莱阿利法诺,祝贺他连任萨摩亚独立国国家元首。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萨摩亚是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促进了双方共同利益。我高度重视中萨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努力,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拓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充实双边关系内涵,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华社今天(9月1日)播发长篇通讯《“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纪实》。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学习教育,培育国防文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
要不断丰富实践载体,推动各省区市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1日,2022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落实主体责任,走以质量取胜的路子,着力依靠创新推进质量攻关,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等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要聚焦民生关切,创新监管方式,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开展质量惠民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提升服务效能,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增强质量发展能力。各方面共同努力,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1日上午在京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并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袁驷、窦树华、吕彩霞、矫勇、王毅和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围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提出询问。
国务委员王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栗战书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监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力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努力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支撑。在对9部环保专门法律和相关决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基础上,今年对环境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也是对本届以来执法检查工作成效的一次总结评估。从检查情况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
栗战书强调,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每一次生态环保领域执法检查,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保问题,紧扣法律规定,强化持续监督和跟踪问效,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累了有益经验,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栗战书指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继续加强立法修法工作,及时制定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标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高度重视、切实保证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和善于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全社会要自觉学法用法,实际工作中要一条一条严格执行。“一府一委两院”要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询问等,更好改进工作。
王勇表示,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健全完善法治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沈跃跃副委员长主持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二十三次委员长会议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审议了相关草案修改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香港、澳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名单草案以及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俊臣向会议作了关于新增人事任免事项的汇报。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上述草案修改稿、草案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座谈会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提供了最新教材,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王沪宁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党和国家勇敢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进行的伟大斗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持续抓好学习教育,加强宣传普及,深化研究阐释,创新国际传播,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丁薛祥出席会议,黄坤明主持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8月3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峰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韩正表示,习近平主席向交易会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服务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更大力量。
韩正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坚持普惠包容,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数字领域合作,培育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三是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坚持交流合作,建设服务贸易重要合作平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主持峰会。巴西副总统莫朗、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霍扎耶夫等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视频方式致辞。
峰会开始前,韩正和胡春华、蔡奇一起巡视了服贸会展馆。在与参展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时,韩正表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将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加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贸易、智慧医疗、能源技术等领域合作,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台今天(9月1日)播发央视快评《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大会热情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为方便外国媒体记者和港澳台媒体记者提交采访申请,大会开通记者报名注册系统,欢迎外国媒体记者和港澳台媒体记者通过该系统提交报名注册申请。采访报名注册申请受理时间自2022年9月2日起至2022年9月16日止。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会采访将通过现场采访、网络视频采访、书面采访等方式进行。欢迎在京中外记者参加现场采访,欢迎境外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
为便于中外记者采访,二十大期间将在北京设立大会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将负责接待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组织大会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联系安排中外记者采访活动,开设新闻中心官方网站、账号等,搭建“云采访”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记者采访报道大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广东、陕西分别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从5.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万亿元;市场主体十年来净增1039万户、总量达1526万户;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万亿元。十年来,广东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5.9万家,形成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广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2021年经济总量达12.6万亿元。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起步成势。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6∶1。
陕西: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实现翻番,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98万亿元。十年来,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规上制造业年均增长9.1%。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航空航天领域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能力,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
十年来,陕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和9.9%,4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县域经济年均增长7.7%,城镇化率提高13.9个百分点。省内主要河流优良水体占比超过九成,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量的汉江、丹江,水质始终保持Ⅱ类以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15时48分,航天员关闭问天舱段间舱门,随后航天员陈冬、刘洋先后进入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前各项准备工作。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后续,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各项既定任务。整个出舱活动预计约七小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9月1日)通报,8月3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1例,本土病例30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89例,其中境外输入93例,本土1596例。截至8月31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6298例。截至8月31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277.8万剂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前7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
商务部今天(9月1日)发布,1—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其中服务出口16422.4亿元,增长22.8%;进口17499.7亿元,增长18.9%。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发布
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制定的《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近日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黄河流域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1.9%,基本消除地表水劣V类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21.58%。
多措并举帮扶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9月1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近日出台的《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措施》明确了房租、税费减免、社会保险、金融、防疫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政策措施,帮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的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
今天(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该校占地约1669亩,首年开设先进材料、微电子、人工智能等15个硕博士专业,在校师生数670多人,明年起招收本科专业学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
今天(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围绕“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这一主题,行业专家、相关企业等就智能机器人、未来出行、城市管理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探讨。本次大会会期3天,展区面积15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00余家。
国家防总启动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预计3日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此次超强台风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家防总今天(9月1日)11时启动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派出2个工作组分赴江苏、浙江,指导地方做好相关防范应对。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今晚播出
今晚(9月1日)8时,“奋斗成就梦想”2022年《开学第一课》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并在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等登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走进县城看发展》明天走进辽宁海城
总台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走进县城看发展》明天(9月2日)走进辽宁海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8月31日称,俄军在赫尔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顿涅茨克等地区摧毁乌方多个指挥所、弹药库等,并瓦解乌军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伊罗格一线的反攻。
乌方同一天称,乌军在赫尔松、梅利托波尔以及哈尔科夫等方向展开反攻,并打击了俄军弹药库和防空设备等多个目标。
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前往扎波罗热核电站 俄乌互相指责对方实施炮击
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今天(9月1日)从扎波罗热市启程,前往位于埃涅尔戈达尔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俄国防部今天发布公告称,乌军炮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预定与俄专家的会合地点。俄方还阻止了乌军人员试图从水路在核电站附近登陆的行动。乌克兰方面称,俄军炮击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前行路线涉及的区域。此外,扎波罗热核电站5号机组今天因炮击而关闭。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已注意到核电站附近地区局势趋紧,但会按原计划进行考察。
欧盟8月31日宣布,欧盟成员国外长同意全面中止欧盟与俄罗斯签证便利化协议。新签证发放数量将“大幅减少”。不过,由于法国、德国和匈牙利等国反对,围绕是否针对俄罗斯普通游客实施全面旅行禁令,各国未能达成一致。
国际人士:美国是俄乌冲突的“纵火者”
国际人士指出,美国和北约是当前危机的“纵火者”,其煽动俄乌冲突的目的是遏制俄罗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美国疾控中心8月31日的数据显示,美国猴痘确诊病例数已接近1.9万例,达到18989例。据美国广播公司当天报道,目前,全美儿童猴痘确诊病例增加至至少31例,涉及美国11个州和地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祖国大地日新月异。
从今天(9月1日)起,《新闻联播》推出《大美中国》巡礼,我们一起领略祖国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今天,我们首先走进首都北京。
更新于 2022-09-01 2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