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有个仙鹤寺,建于宋代。处于闹市,但一直很冷清。而且庙宇是汉式的,几乎毫无伊斯兰化特征。但去年做了四点大变动。一,正门(朝东)外,新树了个大照壁,阿拉伯文金字,真主至大。很刺眼。二,大门内院子里,竟然新建了一个照壁,又是金字阿文真主至大。三,西围墙,正对大街,原来白粉墙,去年出现四块黑底金字__仙鹤寺,再加一个阿拉伯文书法真主至大。四,院里的阿訇把原来的汉字屏风全当垃圾扔了,换阿文了。以上几项浓厚阿拉伯色彩的新增建筑和标志,令市民反感。最可恶的是扬州市民打电话到宗教局责问,一个女的宗教科负责人居然说,这是宗教自由,他们不管。
**以上两个阿拉伯经文照壁都是从未有过的。 **
图三(1)、仙鹤寺西墙,自古至今都是白墙,去年突然增加,两块黑底的阿拉伯字经文
图三(2)、仙鹤寺西墙,自古至今都是白墙,去年突然增加,两块黑底的阿拉伯字经文
图三(3)、仙鹤寺西墙,自古至今都是白墙,去年突然增加,两块黑底的阿拉伯字经文
图三(4)、仙鹤寺西墙,自古至今都是白墙,去年突然增加,两块黑底的阿拉伯字经文
下图这个金字阿拉伯文照壁(原本没有)就是建在院子里的,院里格局原本很小,充满中国古典园林趣味,这照壁硬生生地把原来中国文化的氛围空间破坏了。宗教局和规划局失职。
令扬州普通市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原本已经非常汉化且安静的小清真寺,为什么突然去掉汉字文化符号,增设阿文,它想证明或表现什么?二,扬州市府宗教局等主管部分,还有规划部门,为什么允许它新建这种宗教文化符号?或者说听之任之吗?是否存在监管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