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分为如下步骤:
(1) 系统为程序启动做好准备
(2) 系统将控制权交给 Dyld,Dyld 会负责后续的工作
(3) Dyld 加载程序所需的动态库
(3) Dyld 对程序进行 rebase 以及 bind 操作
(4) Objc SetUp
(5) 运行初始化函数
(6) 执行程序的 main 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dyld2和dyld3的加载方式略有不同。dyld2是纯粹的in-process,也就是在程序进程内执行的,也就意味着只有当应用程序被启动的时候,dyld2才能开始执行任务。dyld3则是部分out-of-process,部分in-process。
dyld2的过程是:加载dyld到App进程,加载动态库(包括所依赖的所有动态库),Rebase,Bind,初始化Objective C Runtime和其它的初始化代码。
dyld3的out-of-process会做如下事情:分析Mach-o Headers,分析依赖的动态库,查找需要Rebase & Bind之类的符号,把上述结果写入缓存。这样,在应用启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加快加载速度。
Dyld 是 iOS 系统的动态链接器, 在dyldStartup.s 文件中有个名为 __dyld_start 的方法,它会去调用 dyldbootstrap::start() 方法,然后进一步调用 dyld::_main() 方法,里面包含 App 的整个启动流程,该函数最终返回应用程序 main 函数的地址,最后 Dyld 会去调用它。
之后会去加载可执行文件,二进制文件常被称为 image,包括可执行文件、动态库等,ImageLoader 的作用就是将二进制文件加载进内存。dyld::_main() 方法在设置好运行环境后,会调用instantiateFromLoadedImage 函数将可执行文件加载进内存中,加载过程分为三步:
合法性检查。主要是检查可执行文件是否合法,是否能在当前的 CPU 架构下运行。
选择 ImageLoader 加载可执行文件。系统会去判断可执行文件的类型,选择相应的 ImageLoader 将其加载进内存空间中。
注册 image 信息。可执行文件加载完成后,系统会调用 addImage 函数将其管理起来,并更新内存分布信息。
以上三步完成后,Dyld 会调用 link 函数开始之后的处理流程。
具体查看-> Dyld
- 1.1. 读取macho文件信息,设置虚拟地址偏移量,用于重定向。
- 1.2. 调用dyld::_main方法进入macho文件的主程序。
- 2.1. 设置的环境变量方便我们打印出更多的信息。
- 2.1. 调用getHostInfo()来获取machO头部获取当前运行架构的信息。
- 7.1. 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最终调用notifSingle函数。
- 7.2. 此回调是被运行时_objc_init初始化时赋值的一个函数load_images
- 7.3. load_images里面执行call_load_methods函数,循环调用所用类以及分类的load方法。
- 7.4. doModInitFunctions函数,内部会调用全局C++对象的构造函数,即_ _ attribute_ _((constructor))这样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