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Multi-stage Spectral-wise Transformer for Efficient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for TensorRT Hackathon 2022
👽 : 美迪康AI Lab
时间点 | 提交内容 | 说明 |
---|---|---|
2022-05-26 | 团队合作选题,确定MST++作为TensorRT的优化模型 | 选题 |
2022-05-27 | 选题完毕,github项目主页创建,并发布了"原始模型"部分 | 项目创建 |
2022-06-05 | 基于Nsight完成Profiling,确定使用Plugin和TensorRT API优化模型 | 优化方案确定 |
2022-06-11 | 完成TRT ONNXParser和TRT API两个方案的模型优化和调整 | 优化方案实现 |
2022-06-12 | 完成FP32,FP16下Pytorch,onnxruntime, TRT ONNXParser,TRT API 的benchmark的对比 | benchmark计算 |
2022-06-15 | 完成FP32,FP16下Pytorch,onnxruntime, TRT ONNXParser,TRT API 的精度的对比 | 精度计算 |
2022-06-18 | 完成INT8量化 | INT8量化 |
2022-06-22 | INT8量化结果分析 | INT8量化 |
2022-06-23 | 最终结果在TensorRT 8.4GA重跑复现 | 结果复现 |
2022-06-26 | 项目报告书写 | 书写报告 |
我们优化的模型为:MST++,一个RGB-to-HSI的首个基于Transformer的图像重建模型。其原始模型的相关链接如下:
我们主要采用2条主线优化该网络,TensorRT ONNXParser
和TensorRT API
两种方式。基于对ONNXParser用Nsight进行Profiling,并最终确定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包括:
- 网络中存在大量的
Transpose+Reshape
操作较为耗时 - 卷积,分组卷积和转置卷积
- Self-Attention 冗余结构耗时
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简化网络结构通过TensorRT API重新搭建了网络结构,实现了L2Norm
,Self-Attention
,LayerNorm
,卷积,分组卷积,反卷积
和MST++的S_MSA
核心结构.
- L2Norm结构的耗时
- LayerNorm结构耗时
- Gelu结构耗时
针对于上述结构我们开发了一些Plugin同时借鉴已有的Plugin在TensorRT API通过合并算子引入Normalization Plugin
,LayerNorm plugin
和Gelu Plugin
.
我们分别对比了该模型在Pytorch(原训练框架),onnxruntime, TensorRT ONNXParser, TensorRT API的延迟,吞吐量和加速比以及衡量精度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均值,最大值和中位数(将在下面给出详细说明) 最终:
- 在延迟,吞吐量,加速比,吞吐比上基于TensorRT API和Plugin的方式在FP32和FP16上整体优于其他方式;
- ONNXParser FP32模式下加速比维持在1.47-2.55,在FP16模式下加速比维持在2.49-2.67;
- TensorRT API FP32模式下加速比维持在1.61-1.79,在FP16模式下加速比维持在2.36-2.99;
- onnxruntime对此模型没有加速效果;
- 在绝对和相对误差上,TensorRT API中因大维度的ReduceSum和Plugin的误差问题精度整体略低于ONNXParser方式;
- FP32模式下的绝对误差:ONNXParser可控制在
$10^{-6}$ ,TensorRT API控制在$10^{-5}$; - FP16模式下的绝对误差:ONNXParser可控制在$10^{-3}$,TensorRT API控制在$10^{-2}$;
- 相对误差有类似的结果;
- 此外我们完成了INT8量化并分析了其速度和精度。
最后我们对本项目需要的环境,项目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说明:
✒️ 1.项目所需环境
点我查看所需环境
-
主机硬件环境:
Linux version 5.4.0-110-generic (buildd@ubuntu) (gcc version 9.4.0 (Ubuntu 9.4.0-1ubuntu1~20.04.1))
, NVIDIA显卡:NVIDIA A10 (24G)
-
主机软件环境:
Driver Version: 510.73.08
,CUDA 11.6/cuDNN8.4/TRT8.4
,Docker
和NVIDIA-Docker
-
Docker镜像的使用具体可以参考:https://github.com/NVIDIA/trt-samples-for-hackathon-cn/blob/master/hackathon/setup.md
# 拉取镜像
nvidia-docker pull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trt2022/dev
# 启动容器
nvidia-docker run -it --name trt2022 -v ~/trt2022_src:/target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trt2022/dev
- 容器内需要按照如下安装环境
# 安装必要的python package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i 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simple/
# 因过程中安装了opencv,需要安装libgl1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libgl1
⚠️ 注:1.本项目的测试结果依赖于上述环境
2.本项目同时用TensorRT 8.4GA版进行了测试,经测试,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是相同的,TensorRT 8.4GA镜像: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trt2022/trt-8.4-ga
✒️ 2.项目结构说明
点我查看项目结构
.
├── architecture # MST++模型相关的python代码(主要来源https://github.com/caiyuanhao1998/MST-plus-plus)
│ ├── README.md
│ ├── __init__.py
│ ├── edsr.py
│ ├── HDNet.py
│ ├── hinet.py
│ ├── hrnet.py
│ ├── HSCNN.py
│ ├── MIRNet.py
│ ├── MPRNet.py
│ ├── MST.py
| ├── Restormer.py # 以上python代码是MST++对比的其他模型的结构比如edsr,HDNet,...,MST
│ └── MST_Plus_Plus.py # MST++模型结构
|
├── data # 测试数据,来源于MST++ GitHub项目,代码提交时具体数据不提供,详见该文件夹下的readme
│ ├── ARAD_1K_0001.jpg
│ └── ARAD_1K_0002.jpg
├── model # 模型存放位置,pth模型,onnx模型,模型权重文件,plan文件,提供模型`下载云盘地址`,详见该文件夹下的readme
|
├── docs # README的静态资源文件存放
|
├── LayerNormPlugin # LayerNorm Plugin
│ ├── layer_norm.cuh
│ ├── LayerNormPlugin.cu
│ ├── LayerNormPlugin.h
│ └── Makefile
|
├── NormalizePlugin # Normalization Plugin (L2Norm)
│ ├── NormalizePlugin.cu
│ ├── NormalizePlugin.h
│ └── Makefile
|
├── torch2onnx.py # pytorch模型转onnx模型
├── get_weights.py # 获取模型权重文件
├── mst_config.ini # tensorRT API模型结构配置文件
├── calibrator.py # int8量化数据加载生成量化cache
├── mst_onnxparser.py # onnxparser方式的INT8量化生成plan文件
├── mst_trt_api.py # TensorRT API方式生成TensorRT plan **(核心文件)
├── performance_latency.py # benchmark的计算和可视化
├── performance_accuracy.py # 精度的计算和可视化
├── performance_int8.py # int8量化benchmark和精度的计算和可视化
├── build.sh # 完整运行本项目的全部命令,可以执行./build.sh运行(但是会很耗时!约4个小时)
|
├── requirements.txt # Python package安装列表
├── LICENSE
└── README.md
✒️ 3.运行方式说明
点我查看运行方式
- 1.Pytorch模型转ONNX
python3 torch2onnx.py -h
# 为了测试可以生成任意batch_size:[1,2,4,8,16](为了避免维度的复杂变换和额外结点,我们尽量避免使用Dynamic shape(个人认为能不用dynamic shape就不用!)
python3 torch2onnx.py --batch_size=1 --onnx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simplifier
- 2.TensorRT ONNXParser模型序列化
#FP32
trtexec --onnx=./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saveEngine=./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plan --workspace=3000 --verbose
#FP16
trtexec --onnx=./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saveEngine=./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_fp16.plan --workspace=3000 --verbose --fp16
- 3.使用Nsight Profiling ONNXParser
nsys profile -o mst_onnx trtexec --loadEngine=./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plan --warmUp=0 --duration=0 --iterations=50 --plugins=./LayerNormPlugin.so
关于Plugin的编译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文件夹执行make
编译得到so
文件,将编译好的so
文件移动到项目根目录mv *.so ../
- 4.TensorRT API 模型序列化
# 获取模型weights用于TensorRT API搭建网络
python3 get_weights.py -h
# 我们已经帮大家生成好了各batch size下的权重文件,该部分不需要执行
#python3 get_weights.py --model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weight_path=./model/mst_plus_plus_weights_b1.npz
# TensorRT API FP32
python3 mst_trt_api.py -h
python3 mst_trt_api.py --batch_size=1 --mode=FP32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plan --weight_path=./model/mst_plus_plus_weights_b1.npz
# FP6
python3 mst_trt_api.py --batch_size=1 --mode=FP16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_fp16.plan --weight_path=./model/mst_plus_plus_weights_b1.npz
- 5.使用Nsight Profiling TensorRT API模型
nsys profile -o mst_trt_api trtexec --loadEngine=./model/mst_plus_plus_b1.plan --warmUp=0 --duration=0 --iterations=50 --plugins=./LayerNormPlugin.so --Plugins=NormalizePlugin.so
- 6.benchmark的计算包括:Pytorch,onnxruntime, TensorRT ONNXParser, TensorRT API的延迟,吞吐量,加速比等
# 该部分比较耗时,且需要生成batch_size为[1,2,4,8,16]的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的plan模型
python3 performance_latency.py
- 7.精度的计算包括: Pytorch,onnxruntime, TensorRT ONNXParser, TensorRT API的绝对和相对误差的均值最大值,中位数
# 该部分比较耗时,且需要生成batch_size为[1,2,4,8,16]的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的plan模型,并且需要准备1000张测试图像,具体图像可以在MST++ github主页获取。
python3 performance_accurcay.py
- 8.TensorRT API方式的INT8量化
# 以batch_size=1为例
python3 mst_trt_api.py --batch_size=1 --mode=INT8 --calibration_table_path=./model/mst_calibration_b1.cache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_int8.plan --weight_path=./model/mst_plus_plus_weights_b1.npz
#s_msa block中的第一个分组卷积不能INT8!
- 9.TensorRT ONNXParser方式的INT8量化
# 以batch_size=1为例
python3 mst_onnxparser.py --batch_size=1 --mode=INT8 --calibration_table_path=./model/mst_calibration_onnxparser_b1.cache --onnx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_int8.plan
- 10.INT8模型的benchmark和精度的计算
python3 performance_int8.py
下面涉及到的所有结果可以通过执行如下命令进行复现( 耗时较长!!!约4个小时 )
# 因过程中需要序列化不同batch下的engine,计算FP2,FP16不同batch下的精度和速度因此耗时较大
chmod -R 777 ./build.sh
./build.sh
优化的模型来源于:MST++: Multi-stage Spectral-wise Transformer for Efficient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它是RGB-to-HSI的图像重建方法。高光谱图像(HSI)指的是光谱分辨率在$10^{-2}\lambda$数量级范围内的光谱图象。相交于RGB图像而言,高光谱有更多的波段(即通道数更多)来更加准确全面的描述被捕获的场景的特性。很多时候,从RGB图像无法观测到异常,但是从高光谱图像的某一个波段中确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举个例子,比如在深夜使用红外光谱,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发热的活物,正因如此,HSI被广泛的应用于目标检测和跟踪,图像识别,遥感,医疗影像等领域。而传统的技术采集HSI图像需要特定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又比较昂贵。因此MST++这种可以直接从RGB重建HSI图像的技术有非常大的应用场景。
✒️ 为什么选择MST++作为TensorRT的优化模型?
- MST 被 CVPR 2022 接收,其改进版 MST++ 被 CVPRW 2022 接收,并且在 NTIRE 2022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Challlenge 中取得第一名。 两个模型是首个基于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重建方法。
- 网络结构方面:MST和MST++基本结构单元均依赖于self-Attention,其在K, Q,V矩阵的计算上有些许的不同,网络结构上每个block采用了类似于U-Net的U型结构。其基于Self-Attention的MSAB结构和SAB结构是TensorRT性能优化的重点。
- 网络性能方面:在原训练框架的精度和性能上,MST和MST++表现SOTA,在图像重建领域是最应该被考虑的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方案。两个网络更应该需要有成熟的TensorRT解决方案。
- 网络是最新的Transformer在图像重建领域的应用,暂无开源TensorRT模型加速的优化方案。
MST是一个对称的U型网络
其基本组成单元为Mask-guided Self-Attention Block(MSAB), MSAB中最重要的结构是Mask-guided Spectral-wize Multi-head Self-Attention(MS-MSA)
如上图:MSAB包含2个Layer Norm(LN) ,1个MS-MSA和1个前向神经网络FFN!!!
如上图:最重要的MS-MSA结构可以拆解为2个部分,即Mask-guided Mechanism(MM)个Spectral-wize Multi-head Self-Attention(S-MSA)
S-MSA: 通常来说,之前的Transformer将一个 pixel vector 作为一个token。然而,高光谱具有空间稀疏而通道上高度相似的特性,因此,计算空间维度的 self-attention 会比计算光谱通道维度的 self-attention 更加低效。基于这样一个motivation,S-MSA 将每一个光谱通道的特征图作为一个 token 去计算 self-attention。
MM: 为了获得保真度随空间位置变化的信息,将 mask 作为输入生成 Mask Attention Map,然后作用在 S-MSA 的 value 上。
最终:通过改变 MST 中各层 block 的数量 (N1, N2, N3)来得到一簇 MST family,他们是 MST-S (2, 2, 2), MST-M (2, 4, 4), MST-L (4, 7, 5).
MST++是MST的后续工作,其全称为Multi-stage Spectral-wize Transformer,顾名思义就是将MST中的MM去掉,然后改成首尾串联的多阶段网络,输入变成了RGB图像,输出还是HSI.
- MST++由N个SST级联得到
- SST中由原来MST中的MSAB替换为SAB,SAB中将原来的MS-MSA替换为了S-MSA
- MST++input是一个RGB的图像,output是HSI
综上两个网络结构的介绍,MST和MST++基本结构单元均依赖于self-Attention,其在K,Q,V矩阵的计算上有些许的不同,网络结构上每个block采用了类似于U-Net的U型结构。
上图可以发现,MST,MST++在精度和性能上的均衡上表现SOTA,在图像重建领域是最应该被考虑的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方案。
该模型的优化难点如下:
- 模型在导出ONNX过程中比较顺利,但是如果使用ONNXParser的方式优化模型,需要对模型做simplifier,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序列化。
- 针对于ONNXParser加速比低的原因,模型结构中存在一些比较耗时的OP可以通过Plugin和TensorRT API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网络。
- FP16模式下精度相关的问题
- INT8量化相关的精度和速度等问题。
整体的优化方案可以参考第一部分给出的优化的流程图,我们主要基于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两种方案进行优化,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具体的优化细节。
首先基于MST++的模型结构和ONNX模型的可视化结构我们发现,整体的模型是由S_MSA block
按照类似于UNet的方式堆叠而成,整个网络包含15个S_MSA block
,关于S_MSA block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S_MSA
是由上图中的三个部分按照节点拼接而成。上述结构中不难发现其主要包含如下重要的结构: L2Norm
, Self-Attention
, Gelu
,LayerNorm
等,下面我们通过Nsight进行Profiling,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我们发现网络中的L2Norm
,Self-Attention
,Gelu
,LayerNorm
这些结构的耗时,并发现网络中存在大量的Transpose+Reshape
结构和基于卷积,分组卷积和转置卷积的操作。为了解决这些优化问题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TensorRT API的方式搭建网络进行TensorRT的优化同时使用Plugin融合部分算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其优化的细节如下:
◾ L2Norm
每个S_MSA block
包含2个L2Norm
结构,整个网络共30个L2Norm
结构出现,基于ONNXParser,在Nsight下发现L2Norm
的耗时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在一个block中的一个L2Norm
的耗时为 L2Norm
结构的Nsight如下:
优化后的同位置的L2Norm
Profiling的耗时为:$20.551\mu s$,缩短了 L2Norm
的优化方案为:开发了L2Norm Plugin同时用TensorRT API实现了L2Norm,对比发现TensorRT API方式更快,最终选择TensorRT API方式。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TensorRT 官方Plugin中的Normalize Plugin的Bug,关于该Bug可以参考第五部分。
◾ Self-Attention
每个block中包含一个Self-Attention
结构,整个网络包含15个Self-Attention
结构。基于ONNXParser,在Nsight下发现Self-Attention
的耗时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在一个block中的一个Self-Attention
的耗时为 Self-Attention
结构的Nsight如下:
优化后的同位置的Self-Attention
Profiling的耗时为:$62.127\mu s$,缩短了 Self-Attention
的优化方案为:使用TensorRT API 重新实现了Self-Attention
,删除替换了不必要的操作,过程中融合了部分算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未针对于Self Attention进行Plugin的开发,会在未来进行(参考第六部分)。
◾ Gelu
每个block中包含三个Gelu
激活结构,整个网络包含45个Gelu
结构。基于ONNXParser,在Nsight下发现Gelu
的耗时情况如下图所示:
发现在ONNXParser中Gelu
结构被合并为1个kernel进行优化,其在一个block中的一个Gelu
的耗时为 Gelu
结构的Nsight如下:
优化后的同位置的Gelu
Profiling的耗时为:$4.048\mu s$,缩短了 Gelu
的优化方案为:使用Gelu Plugin替换了网络中的Gelu
结构,通过TensorRT API的方式进行优化。该Plugin来源于TensorRT官方Plugin库。
◾ LayerNorm
每个block中包含一个LayerNorm
结构,整个网络包含15个LayerNorm
结构。基于ONNXParser,在Nsight下发现LayerNorm
的耗时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在一个block中的一个LayerNorm
的耗时为 LayerNorm
结构的Nsight如下:
优化后的同位置的LayerNorm
Profiling的耗时为:$11.014\mu s$,缩短了 LayerNorm
的优化方案为:开发了LayerNorm Plugin替换了网络中的LayerNorm
结构,通过TensorRT API的方式进行优化。
◾ 其他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网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Transpose+Reshape
结构,这些结构是可以通过TensorRT API在设计网络的时候被合并的
其在ONNXParser中的profiling的耗时情况:
在使用TensorRT API搭建网络时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这些结构的出现,起到进一步的加速效果。
另外,MST++网络中在每个S_MSA block
和Gelu
激活间使用了卷积,分组卷积和反卷积,而TensorRT API的实现方式相比于ONNXParser可能更高效(该观点我们在瞎说没有验证)。
综上所述,FP32和FP16下我们通过2种方式: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 并配合开发的TRT Plugin,对MST++模型进行一步一步的性能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性能优化成果。关于INT8量的细节和性能优化指标的展示我们将在下文展示。
我们实现了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两种方式的PTQ INT8量化,对于TensorRT API, INT8量化可执行如下操作:
# 以batch_size=1为例
python3 mst_trt_api.py --batch_size=1 --mode=INT8 --calibration_table_path=./model/mst_calibration_b1.cache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_int8.plan --weight_path=./model/mst_plus_plus_weights_b1.npz
执行该操作,TensorRT会创建calibration table,序列化engine,但过程中会如下错误:
通过屏蔽代码的方式,如上图所示,我们最终定位到是由于s_msa
block中的第一个分组卷积导致的一个 [TRT] [E] 1: Unexpected exception
错误。我们线下尝试了两种解决方案:
- 通过混合精度的方式强制将该层的精度设置
FP32
- 注意到分组卷积使用的
tactic
为CuDNN
,强行设置TacticSource
发现上述两种方式均未解决该错误。由于该错误的报错信息较少,目前我们仅定位到出现该问题的层,但是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也不确定是否为INT8量化在TensorRT API中的Bug。
最终我们仅成功运行了TensorRT ONNXParser方式的INT8量化,该方式的INT8量化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 以batch_size=1为例
python3 mst_onnxparser.py --batch_size=1 --mode=INT8 --calibration_table_path=./model/mst_calibration_onnxparser_b1.cache --onnx_path=./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plan_path=./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_int8.plan
关于INT8量化的benchmark和精度的测试,我们在下一节中进行了介绍。
⚠️ 本节测试环境和第一部分总述中的项目所需环境保持一致。
本项目对比了MST++在PyTorch, onnxruntime, 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这4种方式下的FP32和FP16模式下的延迟(Latency),吞吐量(Throughput),加速比(Latency Speedup), 吞吐比(Throughput Speedup)的差异,其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下表提供的对比数据是保证了在各框架input数据的一致性的情况下的随机生成的数据(这一点和精度测试是不同的,精度测试使用了真实的测试数据),统计数据仅包含模型推断部分而不包含模型的前后处理部分,每一个统计数据的模拟次数是1050次,其中前50次推断不作为统计数据计入。
从上表可知,标红数据为相同模型精度下加速比的最大值出现位置,以原训练框架PyTorch为基准,onnxruntime-gpu整体没有加速效果,TensorRT ONNXParser FP32模式下加速比可以维持在
FP16模式下,在batch size=1
的情况下,TensorRT ONNXParser的加速效果最好,其加速比为2.55,而TensorRT API为2.36;但其他batch size下,TensorRT API方式的加速效果均要优于TensorRT ONNXParser方式,FP16模式下整体TensorRT API的加速效优于TensorRT ONNXParser。Throughput Speedup指标有相似的对比结果。
除此之外,我们绘制了Latency和Throughput的关系折线图,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不同框架的加速情况,并可以根据该图在不同batch size下选择不同的加速方式实现。比如FP16下,如果推断的batch size为1,则我们建议使用ONNXParser的加速方式,FP32和其他batch size设定下的FP16模式,我们建议使用TensorRT API方式做模型加速。
关于精度测试的验证采取的方式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因该任务是图像重建类型的的模型, 我们采用预测结果图像的子图(这里的方式和MST++测试代码,NTIRE 2022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Challlenge的比赛评估保持一致),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像并去掉了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再去统计对应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
项目基于1000张真实的测试集测试数据,测试了onnxruntime,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的推断的精度,最终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展示了几种推断框架的绝对误差的均值,最大值和中位数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FP32模式下,onnxruntime和TensorRT ONNXparser的绝对误差基本在
对于相对误差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展示了几种推断框架的相对误差的均值,最大值和中位数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FP32模式下,onnxruntime和TensorRT ONNXparser的相对误差基本在
综上我们计算对比了不同框架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并发现TensorRT API的方式在相对误差和绝度误差的精度上均比ONNXparser的方式稍低。我们依此分析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我们通过TensorRT的工具onnx graphsurgeon
获取了MST++的子图(该过程代码仓库未体现),基于该子图进行TensorRT 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方式的搭建,我们找到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之所以TensorRT API整体误差稍大,我们在代码层面上找到了具体原因,其原因如下:
- TensorRT API实现的大维度的
ReduceSum
和ONNXParser是不同的,我们在对比结果的时候发现有偏差, TensorRT API的方式精度稍低,其具体代码位置在mst_trt_api.py
中
#=============mst_trt_api.py: 66-93行==========================
def torch_normalize(network,inputs,weights=None,name="L2Norm"):
'''inputs : input list, 1 element
weights: weights list, 0 elemnt
'''
pow_shape = inputs[0].shape
pow_data = np.ones(pow_shape,dtype=np.float32)*2
pow_val = network.add_constant(pow_shape, pow_data)
pow2_0 = network.add_elementwise(input1 = inputs[0],input2=pow_val.get_output(0),op=trt.ElementWiseOperation.POW)
pow2_0.name = f"{name}_pow2"
# >>>-----------------------reduce_sum---------------------------------------
# 对于s_msa第一个bloack来说,相当于249856个数值相加
# 此时的add_recude输出的output在某些维度上的某些值上与ONNXParser误差较大
reduce_l2_0 = network.add_reduce(input=pow2_0.get_output(0),op=trt.ReduceOperation.SUM,axes=1<<3, keep_dims=1) # 第4个维度规约?
reduce_l2_0.name = f"{name}_ReduceL2"
-
TensorRT API中使用了Gelu plugin, 该plugin与ONNXParser输出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
TensorRT API中使用了LayerNorm plugin,该plugin与ONNXParser输出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上述3个原因累积导致TensorRT API方式的整体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要比ONNXParser的方式稍大。
这里仅进行了TensorRT ONNXParser的INT8量化的精度和加速效果的计算,和FP32,FP16的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延迟相关的测试采用随机生成数据,且模拟次数是1050次其中前50次不作为统计数据; 精度相关的计算采用真实的1000张测试图像,其中性能测试如下表所示:
精度测试如下图所示:
通过TensorRT的分析工具polygraphy
debug INT8量化相关层的精度问题,我们首先定位模型的第一个s_msa block
的的输出:
经过polygraphy
:
polygraphy run /target/MST-plus-plus-TensorRT/model/mst_plus_plus_b1.onnx --onnxrt --trt --workspace 1000000000 --save-engine=/target/MST-plus-plus-TensorRT/model/mst_plus_plus_onnxparser_b1_int8.plan --atol 1e-3 --rtol 1e-3 --int8 --verbose --onnx-outputs onnx::Transpose_551 --trt-outputs onnx::Transpose_551 --input-shapes 'input:[1,3,512,482]' --calibration-cache /target/MST-plus-plus-TensorRT/model/mst_calibration_onnxparser_b1.cache >> int8_layer.txt
ONNX和TensorRT的输出为:
该层的绝对和相对误差为:
此时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已经比较大,经过15次的累积之后,其精度差异就比较大。
综上,我们针对于MST++模型分别在不同模型精度下对onnxruntime, ONNXParser, TensorRT API进行了速度和精度分析,并细致分析了产生精度差异的原因。
🐛 BUG名称 | issue | 是否被官方确认 | 说明 |
---|---|---|---|
SkipLayerNorm Plugin | NVIDIA/TensorRT#1919 | ✅ | 官方暂未修复 |
Normalize Plugin | NVIDIA/TensorRT#2020 | ✅ | 官方已内部修复 |
基于TensorRT API和Plugin我们已经对MST++模型做了一定的优化,并提供了基于ONNXParser和TensorRT API的两条优化路径和基于PTQ的INT8量化,由于时间关系,未来希望持续进一步的优化,未来工作:
- 目前我们实现的TensorRT API的方式暂不支持Dynamic shape,针对于目前实现可以容易修改为Dynamic shape,将在未来实现。
- Gelu Plugin和LayerNorm Plugin的精度问题以及大维度(求和维度为249856维)的ReduceSum的精度问题导致目前的TensorRT API方式精度略低于ONNXParser方式,未来将进一步优化。
- 因Normalize Plugin参考了官方Plugin,目前还存在问题,将来会修复。
- TensorRT API的INT8还存在问题以及ONNXParser的INT8的精度问题将会通过混合精度的方式进一步的优化
# MST
@inproceedings{mst,
title={Mask-guided Spectral-wise Transformer for Efficient Hyperspectral Image Reconstruction},
author={Yuanhao Cai and Jing Lin and Xiaowan Hu and Haoqian Wang and Xin Yuan and Yulun Zhang and Radu Timofte and Luc Van Gool},
booktitle={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year={2022}
}
# MST++
@inproceedings{mst_pp,
title={MST++: Multi-stage Spectral-wise Transformer for Efficient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author={Yuanhao Cai and Jing Lin and Zudi Lin and Haoqian Wang and Yulun Zhang and Hanspeter Pfister and Radu Timofte and Luc Van Gool},
booktitle={Proceedings of the 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Workshops},
year={2022}
}
# MST Github
https://github.com/caiyuanhao1998/MST/
# MST++ Github
https://github.com/caiyuanhao1998/MST-plus-plus
# TensorRT Github
https://github.com/NVIDIA/TensorRT
# TensorRT API
https://docs.nvidia.com/deeplearning/tensorrt/api/index.html
https://docs.nvidia.com/deeplearning/tensorrt/api/python_api/index.html
# TensorRT Cookbook_CN
https://github.com/NVIDIA/trt-samples-for-hackathon-cn
https://github.com/TRT2022/trt-samples-for-hackathon-cn/tree/master/cookbook
# 本项目涉及到的模型相关的百度云盘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YQjWd2WK7_Bix7TVrA6VA?pwd=1234 提取码:1234